联系我们 / Contact us

地址
镇江市万达广场写字楼B座610室
联系人:烈火
13906105724    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
您所在的位置:首页 » 新闻动态 » 正文

新闻动态

人声处理

1、 低切:



首先我们要做的是低切。低切的作用是去除人声的低频中没用的声音(例如噪音等),使人声听起来更干净更清晰。我们可直接用鼠标拖着频点进行调节,在第2个频点的Type中选择高通滤波器,然后Freq设在90-100之间,Q值不用设置。然后再调整下第1个频点即可。低切的话,男声一般在50-100hz下手切,女声的话可以在100-200hz之间切

2、 扫频:



用鼠标拖动其中一个频点,把Gain提升或衰减几个DB,然后左右或上下慢慢移动,同时注意仔细试听声音的变化。能感觉到变化了吧?什么?没有?那再狠点,再提高几个DB吧!(还是没有?那不是软件坏了就是你耳朵坏了!哈哈!)

3、 确定中心频率,调整



扫频可先从低频开始扫,扫啊扫,觉得125-300多hz之间的地方声音听起来比较温暖和厚实,也就是比较好听,所以把目标锁定在这个频率范围,然后稍微调一下Q值,用鼠标拖动第3频点,使其频率处于150hz左右,Gain值提升4.2DB,而第4个频点的频率则在270hz左右,Gain值提升3.0多DB。这样就相当于用两个频点一起提升了这个频率范围的DB。这样的话,声音就变得温暖厚实点了。

   然后我们再用第5个频点来继续扫频,扫啊扫!最后发现在480hz左右的地方感觉有点浑浊,然后把Q值设置为17.0左右,用鼠标拖动第5个频点,在480hz左右的地方衰减了-1.9DB。再试听的时候,就感觉清晰了点,没那么浑了。但注意衰减别太多了,否则会使人声变得很薄,且显得不自然了。 中低频弄完后,按照这样的办法继续处理中高频、高频。最后的处理.

   如果声音本身没什么大问题的话,EQ处理不宜过度,否则会显得不自然。因为每个声音都不一样的,所以参数的调整绝不可以死背,最佳的办法就是需要多试听多操作。

以下有一些在网上流传着的一些资料和参数,大家可以参考下,但绝不要作为准则了,还是那句,每个声音都不一样的。



1. 如果声音浑浊,请衰减250hz附近的频段。

2.如果声音听起来有喇叭音,请衰减500hz附近的频段

3.当你试图让声音听起来更好,请考虑用衰减

4.当你试图让声音听起来与众不同,请考虑用提升

5.不要放大原先没有的声音



这里有一张表,它反映了一些倍频程点在听觉上造成的联想。



31hz 隆隆声,闷雷在远处隆隆作响。感觉胸口发闷。
65hz 有深度,所谓“潜的很深” 
125hz 隆隆声,低沉的,心砰砰直跳。温暖。

250hz 饱满或浑浊

500hz 汽车喇叭声

1khz whack(打击声?!这样翻译不妥吧!)
2khz 咬碎东西的声音,踩的嘎啦啦作响。

4khz 镶边,锋锐感

8khz 高频哨声或齿音,轮廓清晰。

16khz 空气感



人声:
100--250Hz:增加正面感
250--800Hz:浑浊不清的区域
1--6kHz:增加临场感
6--8kHz:增加丝丝声和透明度
8--12kHz:增加亮度

吉他:
100--250Hz:增强主要部分
6--8kHz:增加透明度
8--12kHz:增加亮度

弦乐:
50--100Hz:Adds bottom end
100--250Hz:增强主要部分
250--800Hz:浑浊不清的区域
1--6hHz:听起来易碎
6--8kHz:增加透明度
8--12kHz:增加亮度

   激励



一般的朋友在处理人声时都喜欢给人声添加个激励器,而激励器的原理是什么呢?

原来,激励器可以给波形添加谐波,对声音进行修饰和美化,提高声音的清晰度、亮度、厚重感等,总之就是使声音变得更加好听(相对于EQ来说,可以把激励器理解为“无中生有”,而EQ只是改变了声音波形而已)。   

然后,如果你是在专业的录音棚里录音的话,激励器则不加为宜。因为专业的录音棚录音环境相对理想,声音丢失也很少,也不用添加什么谐波了。但有的人认为“谐波是好听的,不加白不加嘛”,但还是那句老话,效果器不是万能的,加多了难免会损害声音的。在那些混音大师看来,效果器只是拿来弥补缺陷的,但我们这些菜鸟就是拿来美化声音的。呵呵!因为我们没有专业的录音棚,也不是大师,所以有必要的话还是可以加一点的,但还是适而可止!

在“效果”里调出激励器(简称BBE)